自来水厂消毒处理流程到底是什么呢?如今,随着我国居民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,打开水龙头,流出清澈透明的自来水时,极大地方便了我们日常的生活。那么什么样的技术才能使江河湖泊的水流入千家万户变成自来水呢?
首先,水源须先从江河湖泊中抽取到自来水厂,自来水厂消毒处理流程大致分分为混凝反应处理、沉淀处理、过滤处理、消毒处理等几个步骤,进过多次水质化验后,才能进入到水龙头中。
一、反应池:
隔板反应池、旋流反应池、机械反应池、折板反应池、孔式反应池等等是我国水处理工程中常见的反应池。原水经过药剂的投加后,进入反应池,依靠不断改变原水流,逐渐形成大颗粒的絮凝体,然后再进入沉淀池处理。
二、沉淀池:
经过絮凝阶段,原水形成的絮状物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处理,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沉淀。经沉淀后水中的颗粒沉到池低,形成污泥,进过处理后定期排出。水处理中常采用的平流式沉淀池、斜管沉淀池、斜板沉淀池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。
三、过滤池:
原水经过絮凝沉淀后进入过滤池,通过滤料过滤掉水中的悬浮物。滤池的种类也很多,普通快滤池、无阀滤池、双阀滤池、V型滤池等等,根据处理场景不同选用不同的滤池。
四、滤后消毒处理
水经过滤后,浊度进一步降低,同时亦使残留细菌、病毒等失去浑浊物保护或依附,为滤后消毒创造良好条件。消毒并非把微生物全部消灭,只要求消灭致病微生物。虽然水经混凝、沉淀和过滤,可以除去大多数细菌和病毒,但消毒则起了保证饮用达到饮用水细菌学指标的作用,同时它使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氯量,以控制细菌繁殖且预防污染。消毒的加氯量(液氯)在1.0-2.5g/m3之间。主要是通过氯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在细菌内部起氧化作用,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。消毒后的水由清水池经送水泵房提升达到一定的水压,在通过输、配水管网送给千家万户。